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含增程式)的算法不一样。
纯电动车采用类似于燃油车的"阶段电耗算法"。
"阶段电耗算法"首先根据记录的充电量和充电前后剩余电量百分比,来判断是否是一条"累积记录"。如果根据这些信息推算出来电池容量明显超出厂家标称容量,就使用"阶段电耗算法"。
阶段电耗算法会根据当前充电记录(累积充电记录)和上一次充电记录,计算这两条记录之间的行程的平均电耗,当作当前记录的单次电耗。计算的原理也是用这段时间消耗的电量,除以累计行程。
具体计算公式:阶段消耗电量 = 本阶段总计充电总电量 + 电池容量 * (本阶段第一次充电前剩余电量百分比 - 本阶段最后一次充电后剩余电量百分比)
其中"电池容量"会先根据充电记录来推算,无法推算时再采用厂家公布的电池容量。
举例来说,要累积第1、2、3次充电为一条记录,如果第1次充电前,剩余电量是15%,第1、2、3次充电量分别是41、42、43度,第3次充电后剩余电量95%。
那么这条累积记录,需要录入充电量= 41 + 42 + 43 = 126 度,录入充电前剩余电量15%,充电后剩余电量95%。
假设电池容量是50度,那么阶段消耗电量 = 126 + 50 * (0.15 - 0.95) = 86 度。
如果第1次充电时总里程是1000公里,第3次充电时总里程是1800公里,那么阶段电耗= 86.0 / (1800 - 1000) * 100 = 10.75度/100KM
插电混动车(含增程式)在2025年9月之前,也采用类似的“阶段能耗算法”,但是经过和车友长期探讨发现,用一个阶段的能耗,来计算一段行程的能耗,在插混车上有时会出现比较大的局部误差。因此从2025年9月开始,我们进一步优化了算法,推出了“累积能耗算法”,来适用插混车复杂的能耗计算场景。
累积电耗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累积电耗算法 = 充电电量 + 电池容量 * (上条补能后电量百分比 - 当前充电后电量百分比) / (当前里程 - 上条记录时里程) * 100
其中"电池容量"会先根据充电记录来推算,无法推算时再采用厂家公布的电池容量。
累积油耗算法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有些车友升级到新版本应用这个新算法后,会发现app提示计算结果异常。这时候请先检查一下充电记录中您输入的充电量和充电后剩余电量百分比,是否正确,如果误差太大导致据此推算的电池容量和标称容量相差太多,会被新算法判断是一次累积记录,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可能会出现"计算结果异常"的情况。
加油记录也要做同样的检查。只要输入数据的质量过得去,上述算法的计算结果是比较准确的。
相关算法请参见